是谁给了你围剿微信的勇气?“社交日”,我们采访了18位投资人( 三 )

另一方面,垄断局面不可能持续,这是经济规律。尤其在意见领袖阶层,乐见垄断被打破,一旦出现有竞争力的新社交产品,会有莫名的力量共同推波助澜。

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童玮亮表示,社交产品永远有新的机会,但新公司成为巨头的概率相对其他创业可能更低。QQ成立于1999年,Facebook成立于2004年,属于PC时代;Instagram,snapchat,陌陌都成立于2010年、2011年,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红利。当下大的所谓红利趋势也许是5G,但也还没商用,如果只是玩法有小的差异化而不是借助行业大的变革,社交产品突破成为巨头压力会比较大,当然总是需要有优秀的团队去尝试的。

华盖资本则用了更给予了更为抽象地解读,“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文化越会灿烂。”

长期观察和投资社交的云九资本执行董事沈文杰表示,“社交应用的突破性机会在于满足特定场景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从这类人深度切入,并形成该平台的生态与调性。用小范围可以跑通的模式去覆盖更多的人群。”

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认为,社交是人的天性,没有所谓的痛点或者不痛点。好的社交产品是类似在产品中建立一个“小社会”,小社会里面有自己的规则、氛围,有匹配这些规则和氛围的人群进来。但是,未必会做的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