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你围剿微信的勇气?“社交日”,我们采访了18位投资人( 六 )

杨瑜认为,“同一天发布社交产品更多的是希望第一时间抢占热点和关注,因为社交产品第一波的关注能决定首次下载试用用户有多少,这种敏感性导致这几家都不愿意落后。”

五天前,微信公开课的刷屏场景已经引发了足够的关注和讨论,此时适时跟进,在热度退潮前,将社交再次推到舆论顶点。百度的搜索热点中,关键词“三家APP围剿微信”一跃登顶。

数位投资人都对这三个产品表示了均不看好。其中,看好头条的最多,看好云歌的其次。

创世伙伴资本董事聂东辰认为:“更看好谁取决于谁更能打中用户的社交需求痛点,社交产品不是建造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社交刚需,满足人性的需求,才能成为更好的社交产品。”

某VC机构投资总监向投中网表示,三家对比来看,字节跳动是实力最强的,云歌人工智能是产品逻辑最强的,快如科技是目标用户最明确的。很多人说社交软件门槛低,实在不然。既然社交软件用户流量巨大、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想进入,它的准入门槛就已超出了技术本身。

沈文杰认为,罗永浩的产品更偏向于用堆砌需求来搭建场景拉高频次,但是以商务人群高效沟通切入的初衷就显得模糊和摇摆;王欣的切入点是陌生人社交,非常讲究玩法,此前陌生人已经有过很多的尝试,增长的天花板很难说,用户留存和内容管控会非常有挑战。而且简单的做关系链迁移,意义不大。迁移关系链并不能算做一个新的产品而是复制品,沟通效率不会比原来的产品更高,且会在未明确新产品属性的情况下带入原关系链的属性,产品失去了灵魂,因此必须要构建原生的关系链。相反头条具备大量流量矩阵的产品,并且具备非常强的算法基础,算法在内容分发上具备非常强的作用,但是此前头条一直在做社交媒体,而非即时通讯。如果将算法用在即时通讯上,目前还没有人尝试过,也就无从得知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