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你围剿微信的勇气?“社交日”,我们采访了18位投资人( 四 )

青锐创投VP杨瑜表示,随着95、00后人群长大且逐渐成为互联网主力军,5-10年内是可能出现新的巨头。

顶商投资合伙人刘玲认为碎片化时代,社交更多是有目的性的需求,这个过程中或达预期或收获其他。需求是变量,变化中孕育着新巨头诞生机会。马斯洛需求理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单个简单或复杂的需求,人们在高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与外界交流沟通时的信息流工具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断创新的企业就会应运而生。

华人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公益网站淡蓝网创始人耿乐表示:“未来的社交会成为互联网上最好的模式之一,解决人们的焦虑、人际的迭代、兴趣的连接和压力的释放。我觉得未来几年的机会应该来自于 垂直社交,视频化社交和00后的社交。”

他还指出不只是今年集中发布社交产品,今年内都是社交创投的热点,很多社交产品出来并获得融资,都说明,大家关注到了微信产品老化,社交固化背后的商机,包括年轻人的成长,需要新的社交产品来切入市场,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在五天前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官方发布了数据:日登录量超过10亿,每日450亿信息发送,4.1亿次音视频呼叫。作为国民级应用,微信的数据足够亮眼,沈文杰认为:“微信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个底层工具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此之上尝试更多的社交玩法。”一如上文所提,微信已然变成了接近短信、邮箱以及语音电话的存在。他是一款社交应用,却也不仅仅是一款社交应用,而这也是社交应用的新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