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闹乌龙,Python“换皮”成木兰( 三 )

中科院的“木兰”其实是Python“套皮”

\n

对于这样一款所谓自主研发的编程语言 , 开发者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 不少人纷纷上手实操 。

\n

\n

如图所示 , 打开木兰语言环境后 , 首先呈现的是类似命令行的编程环境 , 它的函数很多和Python一致 。 在编程界面中 , 键入help , 并没有找到更多的编程语言文档 。

\n

有知乎网友称 , 反编译后的木兰语言 , 其实就是建立在Python之上 , 将Python构建的环境、包和项目都编译成一个可执行文件 。 似乎木兰只是在顶层做了一个接口 , 将底层编译、优化等众多工作都交给了原版Python 。

\n

下图为 EXE 文件的解包结果(采用 PyInstaller Extractor):

\n

\n

「木兰」语言 , 是通过 Pyinstaller 将 Python 文件打包成 EXE 可执行文件

\n

据此可以看出 , 这样的语言不足以成为“智能物联时代的C语言” , 而人工智能、物联网、单片机等 , 正是Python所擅长的 。 所以 , 有网友称 , 对于特殊的应用方向 , 还不如直接在Python基础上加以改进 , 而非创造一门全新的编程语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