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闹乌龙,Python“换皮”成木兰( 四 )

\n

针对网友的质疑 , “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做出了正面回应 , 表示自己在采访中犯了以下错误:

\n

1、 木兰编程语言主要用于中小学教育 , 在介绍中将它夸大到智能物联领域;

\n

2、 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 , 在32片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 , 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

\n

他同时表示 , 为此次“木兰”编程语言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 , 表示郑重道歉 , 对给中科院、中科院计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示诚挚的歉意 。

\n

\n

对于这样的道歉 , 网友们显然不买账 , 认为将国际上的编程语言打包成国产 , 并大肆做宣传 , 触及了技术及道德底线 , 其性质着实恶劣 。

\n

而据钛媒体获取的最新消息 , 今天下午中科院再次回应 , 称木兰团队负责人刘雷已停职检查 , 并就管理责任责令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作出深刻检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