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Snapchat(“多闪”等)为什么不能够存在?( 十 )

注:“多闪”官方面向用户的描述“好友小视频社交App”的学术说法即“短视频即时通讯” 。

注:事实上2015年美图(三届选手)内部孵化了类Snapchat产品“闪聊” , 一度吸引了很多小学生用户 , 最终当然也天然地失败了 。

从“闪聊”到“多闪”并不是因为产品经理们语文不好 , 而是技术驱动的新交互形式确实没有出现导致词穷了(“多闪”应该获得刻舟求剑最佳新人奖) 。

因此看名字(以及LOGO)便基本可以判断社交产品的成败:名字和LOGO是产品经理对产品定位的最终极体现 。

讲到这里 , 我们要谈一个词:少年心气 。

四、少年心气

2012-2013年间 , 我可能每天刷陌陌到凌晨 , 因为和几乎无限下拉的妹子搭讪是一种惊愕体验(即便回复转化率1% , 见面转化率1% , 最终见面率1/10000) 。

进而我认识了很多中学生(女) , 直到陌陌变成“酱缸”:绝大多数③交友(Dating)类社交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表现:水分不断蒸发剩下淤泥 , 进而无法再畅游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