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量级主播的音频经济体启示录( 四 )

当原创内容的质与量得到实现时 , 构筑版权壁垒就成为了第二个核心问题 。

喜马拉雅在构筑版权壁垒的战略是 , 通过与多个线上线下出版机构合作 , 获得畅销书的有声版权 , 在原有大 IP 的热度之上再添一把火 。 可以看到 , 2018 年喜马拉雅凭借资源优势 , 上线了《如懿传》、《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影视大 IP 有声书 。

而在近期 , 喜马拉雅则独家揽获了刘慈欣《三体》版权 , 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了根据《三体》改编的同名广播剧 , 这部广播剧仅上线 2 个月播放量就已经达到 772 万 。

打开《三体》广播剧的评价 , 多数用户都是在「吐槽」一周一集的更新速度 , 但对于节目质量大家都直夸「很良心」 。 在这背后 , 跟喜马拉雅投资超千万的「大手笔」 , 以及邀请「729 声工场」进行精心制作有着极大的关系 。 以此也可以看到「大制作」的用心良苦 , 其实是能被用户真正看到的 。

在一个增量市场成型的过程中 , 能够梳理并解决核心问题的玩家 , 往往可以迅速卡位 , 发展壮大 。 喜马拉雅之于音频市场 , 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