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系外卫星!关于恒星诡异变暗的奇妙新解释( 六 )

正如梅泽(报告作者之一)还有他的同事在报告中解释的那样 , 这一切走向终结的开始起源于一颗位于博亚吉安之星轨道上的系外行星(A)和它的卫星(a) 。 不幸的是 , 在同一星系另外一颗大质量行星(B)而产生的引力作用下 , 随之而来的引力波动让行星(A)从此进入了一个偏心轨道 , 这将让它(A)与主恒星(波雅简)发生碰撞 。 报告中将之新定义为“潮汐般的分离” , 在那种情况下 , 卫星(a)将永远地“被迫”与它的母星(A)分离 , 成为如之前比喻的“孤儿行星” 。

在对这个猜想进行计算机模拟运行后 ,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们呈现的结果是:遇到像这种行星与它的主恒星发生碰撞的情况 , 大多数卫星们都会作为陪葬品(意思是和行星一起被撞得粉碎) 。 但模型也显示 , 大约有百分之十的“孤儿行星”会幸运地存活下来 , 以一种尴尬而令人不舒服的近距离沿着主恒星做轨道运动 。 结果就是 , 和研究者们设想的一样 , 博亚吉安之星散发出来的强烈恒星辐射正在剥离“孤儿行星”的表面物质 , 形成之前提到的“尘埃环” 。 不过 , 新研究还显示 , 要让这些“孤儿行星”完全解体至少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