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的冰与火之歌:资本端火热 学校家长端遇冷( 五 )

一直到2018年中后期,还有投资人找上门,“我们刚融完资暂时没打算再拿,就跟他们聊聊行业。”甚至也有投资人向她表达困惑,“我们一直在看,但还是没看懂,为什么steam教育突然急剧这么火了”。

用户慢热

应试思维下家长学校存顾虑

与创投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缓慢的用户觉醒。

即使是资本市场上的佼佼者,也曾在冰冷的用户端碰了一鼻子灰。

2015年,火星人俱乐部先后在中关村第三小学附近与人大附小旁增设了两家店,事实证明他们错误地预判了市场的接受度,两家店都招不上来学生。家长的普遍反馈是,“steam教育是什么?有什么用?孩子没时间”,店面只得关停作罢。

后来,团队摸索得出,一家线下店至少需要附近有三个以上学校来支撑。

北京如此,其他省份更甚。采访人员采访了来自山东、山西、内蒙古的十余位家长和老师,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知道steam教育是什么”,“班里几乎无一人接触过steam教育”。在青岛某小学一个五十多名学生的班里,仅两位学生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编程机器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