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紊乱有啥后果?基因编辑的克隆猴得了精神疾病( 二 )

为此,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生物节律与衰老疾病研究组和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经过两年努力,利用CRISPR/Cas9方法,成功构建了世界首例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仔细验证后发现了敲除猴模型存在昼夜节律紊乱,并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生物钟紊乱有啥后果?基因编辑的克隆猴得了精神疾病

昼夜节律(生物钟)调节人体诸多行为

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包括中枢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大脑的生物钟不仅调控着我们睡眠-觉醒周期,也调节着诸多行为。外周生物钟受到中枢生物钟调控,同时也受进食、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衰老、长期熬夜、时差、肥胖或癌症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外周生物钟与中枢生物钟不同步。昼夜节律紊乱与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有一个控制生物节律的“起搏器”,它是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根据自然界光-暗周期调控生理和活动节律,并能通过激素和神经信号调节外周生物钟,损毁视交叉上核的动物昼夜节律会完全消失。这个“起搏器”则是通过一系列节律基因调控昼夜节律,这些核心节律基因之一便是BMAL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