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紊乱有啥后果?基因编辑的克隆猴得了精神疾病( 四 )
那么这些猴子有没有表现出周期紊乱的症状呢?
为此等到半年后小猴断奶,研究人员就从多个方面开始观察敲除猴的生物节律。研究人员给猴子们佩戴了“小米手环”,可以随时监测到它们的昼夜活动情况,发现敲除猴不再按照24小时的周期活动,在夜间活动明显增多,这说明敲除猴可能出现了失眠的问题。于是研究人员通过手术,在猴子背部皮下埋入记录脑电和肌电的植入子,分析其睡眠周期发现敲除猴的快速眼动睡眠(REM,浅睡期)和慢波睡眠(NREM,熟睡期)明显减少。有趣的一点是,Bmal1敲除小鼠的睡眠相比正常对照则是增多的,这也进一步提示了非人灵长类在脑疾病研究上的优势所在。在另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搜集连续两天多个时间点的血液样本,对那些受节律调节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发现帮助进入睡眠的褪黑素在敲除猴中分泌较少。同时还进行了血液分析,发现敲除猴的大多数节律基因表达异常,还有很多与睡眠剥夺,抑郁症以及衰老等相关的基因上调。
节律紊乱猴的精神症状
当然,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构建基因敲除猴,研究者最期望在这些猴身上再现节律紊乱者的精神症状,这些才是非人灵长类较之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真正优势。研究人员给猴子们做了一个经典的听觉刺激实验,在给出的一连串规律的声音中随机插入特殊的声音,记录猴子听到声音时的脑电,发现敲除猴大脑在识别和反应这些特殊事件的能力上不如正常猴,这与精神分裂患者的情况类似。此外,有很多研究表明律紊乱或睡眠障碍还是一些精神疾病,如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症状。但是之前我们很难认定一只小鼠有抑郁或是双向情感障碍之类的问题,而这在灵长类身上就很明显了。研究人员在血液检测中发现与压力应激相关的皮质醇在敲除猴的血液中一直处于高水平,这让他们联想到敲除猴在与人接触时极度紧张的反应。当有人靠近敲除猴时,它会双手抱住头部,蜷缩在角落里,不敢活动。如果将敲除猴放入一个新环境中,它也不能很快地适应,不敢像正常猴那样在环境中自由探索。
推荐阅读
- 手柄|你和高玩有啥区别?或许只是装备!双十一游戏外设选购指南
- 手机游戏|英雄联盟手游皇子怎么玩,出装技巧全交给你,还有啥理由说不会
- 张飞|三国杀:张飞加入魏国有啥用,当一个无限的连弩,还不强?
- 明日方舟|明日方舟:谁发明的氪金抽卡?一个卡池四个up,跟没up有啥区别?
- 手机游戏|《我的世界》公开了野外更新内容,这个新版本有啥好玩的?
- 三国志|三国志战略版丨新PK赛季和老PK赛季有啥不同,19个新橙将等你
- 李白|TTG不然对李白有啥执念吗?网友一句话挑出重点:为了让策划加强
- 无底洞|梦幻西游:给无底洞在PK中增加50点固伤有啥用,用来一速守尸吗?
- 生化危机7|除了这个身高2米9的女人,《生化危机8》还有啥?
- 吃鸡游戏|“吃鸡”直升机皮肤到底有啥用?7个场景可展示,总结起来就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