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逃不过的是自己的心( 三 )

\r\n

\r\n人性善恶间的转换有时很简单 , 有时很复杂 。 可能一念之间 , 人就由“善”变“恶” , 可当你再想从“恶”回归“善”时 , 就不那么容易了!犯罪者可能基于精心谋划 , 也可能出于激情冲动 , 抑或其他 , 然而无论上述哪种 , 只要违法犯罪者是个有良知的人 , 那么犯罪后的害怕和担心就是一种必然的归宿!有些人会通过补偿行为来弥补自己犯下的罪孽 , 有些人则通过余生的忏悔来赎罪 。 这种忏悔是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念想 , 是种永远无法摆脱的阴霾电影源于生活 , 更应高于生活 。 \r\n

\r\n影片《烈日灼心》片名中的“灼”意为炙 , 试想在火上炙烤必是及其痛苦的事 。 而这正是辛小丰 , 杨自道 , 陈比觉三人七年来最真实的感受 。 影片开场很精彩 , 用篇幅不长的运动镜头辅以评书式旁白 , 为观众展示了令人震惊的灭门血案 , 怀旧的颜色使得画面不至太过血腥 。 开头的精妙还在于 , 观众由此很自然认定了一个信息——三人即是真凶 。 作为观众的我也从此开始了两个多小时的矛盾 , 目睹了之前的暴行 , 对比三人日后小心翼翼 , 努力向善 , 各种赎罪 , 过着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辛苦生活 , 我固有的三观和内心蠢蠢欲动的恻隐之心在影片的全程一直在作战 , 让我真切地体验了一把“灼”的感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