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逃不过的是自己的心( 四 )

\r\n

\r\n影片结尾 , 揭晓三人并非灭门惨案的真凶 , 但我不杀伯仁 , 伯仁却因我而死 , 所以为了成全尾巴 , 让她未来无需面对一个残忍的事实 , 他们主动选择伏法 。 曹导在影片中巧妙设计了多个细节:照片上的第四人 , 辛小丰被抓后所说的:现在是好爸爸了 , 同时让伊谷春不要再追问 , 以及三人表现出的生活态度 , 都让我坚信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 但最终的情节反转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 让我唏嘘不已 。 辛小丰作为血案最初的导火索 , 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 尤其是面对尾巴时 , 怜爱 , 愧疚 , 各种情绪 。 所以他一直在等伏法的这一天 , 从而让他的自我救赎画上句号 。 小说中三人确是真凶 , 电影对此做了很大的改动 , 据说是考虑到影片的通过和观众的接受程度 , 至少我是接受这样的改动的 , 否则犯下如此的滔天罪恶 , 无论他们日后如何赎罪 , 我自认是无法原谅的 , 而观众对与主角的全盘否定会直接影响其对于影片的认可 。 \r\n

\r\n《烈日灼心》恰恰是这样一部好电影 , 影片中折射出的利益纠葛、矛盾冲突正反映了当下一些价值观念的碰撞 。 如同影片中警察伊谷春所言:“在我眼里 , 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 。 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 , 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 , 没有对错 , 这就是人 。 所以说 , 法律特别可爱 。 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儿 , 就限制你不能恶到没边儿 。 它清楚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脏事儿 , 想想可以 , 但做出来不行 。 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 , 是一种强制性的修养 。 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 , 就踏踏实实地告诉你 , 至少应该是什么样儿 。 又讲人情 , 又残酷无情 。 ”因此《烈日灼心》这部电影 ,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