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疫情中,这些互联网企业真没得黑( 八 )

而机器人送餐的未来 , 现如今也成为了可能 。 杭州一指定隔离点收纳了200余名曾与武汉旅客乘坐同一航班的旅客 , 进行隔离观察 。 为避免交叉感染 , 同时解决隔离点中客人的就餐问题 , 杭州政府在一处隔离点内安装了送餐机器人 。 目前隔离点总共16层的旅客均由机器人送餐 。

在疫情当下 , 我们习以为常的外卖服务 , 也忽然变得温暖 。

疫情下的“版权捐赠热”

在硬件建设之后 , 隔离区民众的心理问题同样也不可忽视 。 就在昨天出现了一则新闻: 一条“武汉900万市民大合唱”的号召消息在武汉市民微信群流传 。 消息称在家隔离的武汉人可以晚上8点打开窗户合唱国歌加油打气 , 多个小区居民响应 。 对此小雷友情提醒 , 开窗唱歌依然会导致飞沫传染 。 但小雷也不想对这些居民过多苛责 , 在疫情严峻、不能走亲访友的现状下 , 武汉市民疏解压力、鼓舞士气无可厚非 。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应激反应“的现象 , 短期内的焦虑 , 会使人处在“应激”状态中 , 人的内在生理机能被激发——如分泌“肾上腺素”来积极应对危机 。 大量购买生活物资和口罩、疯狂刷新闻 , 均是在焦虑情绪影响下寻求增强生存机会的积极行为 。 但如果焦虑状态持续 , 长期的恐惧和焦虑会造成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损害 , 并且伴随着危险和失控 , 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应对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