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赌国运的时候了( 六 )

病毒肆虐对航空业的影响在五月达到顶峰 。 中国取消了五一小长假严重挫伤了旅游市场 , 亚太地区的RPK同比下滑超过50% , 航班大量取消 , ASK下滑30.7% 。 疫情严重的香港机场在5月的旅客吞吐量比起一年前更是减少了近八成 。

SARS疫情直到2003年7月才基本结束 。 用IATA首席执行官Giovanni Bisignani对当时局面的描述:“流动开始恢复 , 但行业尚未恢复” 。 简单来说 , 客座率有所提升 , 但票价仍未恢复到政策水平 。

那么航空业究竟花了多长时间才走出SARS的影响呢?答案是 , 只有两个月 。

到2003年9月 , 全球客运周转量就已经恢复正增长 , 其中亚太客运市场同比下降只有1.6% 。 此前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香港国际机场在当月实现了近262万人次的客运量 , 也恢复到SARS爆发前95%以上的水平 。

这样的例子不仅出现在航空业 。 在非典疫情消退后 , 部分累积的消费需求便很快出现了恢复性释放 。

原因很简单 , 因为疫情并没有永久性降低居民的消费需求 , 仅仅是临时性地限制了需求在当期的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