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指南:肺炎疫情之下,让企业活下去的4个生存法则( 三 )

我们向创业者建议:如果你的企业业务受疫情影响不大 , 数据持续表现不错 , 那么可以尽快启动融资并成为此时的稀缺标的 , 与机构通过远程沟通的方式尽可能向前推进交易;如果业务数据不好 , 请耐心等待业绩恢复 , 把握住今年仅有下半年窗口 。

锦囊三:紧密关注人民币市场动向 , “谨慎”成为投资机构关键词

2019年 , 在经济放缓引发去杠杆化的高负债 , 以及中美贸易持续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 , 募资与交易活动变得异常艰难 。 2019年新增LP(风险投资基金出资人)260家 , 仅为2015年的3.5%;2019年新增投资机构93家 , 仅为2015年的3.4% 。 整个一级市场2019年前11个月交易仅5916次 , 交易金额7532亿人民币 , 两者都不足2018年全年的1/2 。

重大疫情对于机构的募资同样会产生不利影响 。 2003年“非典”之后 , 亚洲私募基金的募资无论是数量和金额都大幅下滑 , 直到2005年Q1才重新恢复并超过非典前水平 。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在本次疫情后再次上演 。

所以“谨慎”依旧会是一级市场的关键词 。 从去年开始 , 美元机构“DPI”(投入资本分红率)取代“IRR”(内部收益率)作为基金业绩衡量指标的声音就不断出现 , 美元LP(风险投资基金出资人)趋向于投资那些已经证明了自己业绩的GP(基金管理人) , 这导致了资金进一步向头部机构汇集 。 而美元项目在美股、港股“流血上市”的局面 , 又让GP们不得不更加谨慎地面对即将投资的项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