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二 )

当然 , 熟悉主机行业的朋友都能理解 , 游戏主机主要的实力来自于其独占的游戏阵容 , 而保证它流畅度的根本则源自私有的开发工具和深度的程序优化 。 这也就是说 , 只要游戏足够好玩 , 实际上主机玩家们并不会太在意它到底已经发布了几年 , 更不会纠结它用的是何种图形API , 开了几倍抗锯齿……

很显然 , 主机玩家们的这些特质 , 主机厂商不可能不清楚 。 而将它运用在实际的商业策略中 , 就体现在了每一代新主机刚发布时候的“承上启下”——没错 , 这就是“向下兼容”的必要性 。 当全新一代主机面世 , 而新平台的新游戏数量却还明显不足的时候 , 让玩家们依然能够将自己此前购入的老游戏在新机器上玩起来 , 显然比什么都没得玩要更有利于初期的推广 。

曾经号称能模拟地球的CELL处理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游戏主机们来说 , 一方面它们缓慢的更新节奏注定了两代产品之间在性能上会有极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来说 , 曾经的主机厂商非常热衷于为了实现深度优化而自行开发芯片 , 这一代是基于MIPS、下一代换成了PowerPC、再下一代CPU指令集又改成了x86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