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十二年,不知“木兰”是Python:学术造假几时休?( 六 )

\n

图源:Flickr  

\n \n

无论是企业所谓的“换皮自主研发” , 还是学术圈屡见不鲜的科研不端现象 , 都使得大众对于科研圈的信任度下限一次次被刷新 , 这样的闹剧真的禁止不了吗?

\n

\n

自主研发又遭冷水浇头

\n \n

1月15日 , 关于“木兰”的消息还是令人振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宣布 , 由其主导研发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正式发布 。

\n \n

\n

“木兰”图标 | 图源:新浪微博

\n \n

Mulan原本是Module UnitLanguage的简写 , 意为“模块单元语言” , 是面向智能物联应用而开发的程序设计语言 。 而中科院计算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志伟为了体现中华文化特色 , 将这款国产编程语言定名为“木兰” 。 却不想一语成谶 , 作为编程语言的“木兰”也陷入了“雌雄之辨”的困境 。

\n \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