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十二年,不知“木兰”是Python:学术造假几时休?( 八 )

\n

图源:IT之家

\n \n

而后刘雷在热议之下不得不做出回应:“木兰”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确实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二次开发的 , 其作用主要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 , 在介绍中扩大到了智能互联领域 , 同时对于产生的不良影响表示道歉 。

\n \n

\n \n

中科院在刘雷道歉两天之后也出面回应了争议 , 对当事人作出停职检查的决定 , 并于23日给出了最终的调查意见:取消五年内专业技术岗位晋升的申请资格;取消三年内科研项目的申请资格;全所范围内通报批评;岗位等级从工程师一级降低为助理工程师一级 。

\n \n

\n

图源:IT之家

\n \n

这次的科研不端扒皮吃瓜事件倒是锤得又快又结实 , 主要“归功于”前期宣传牛皮吹得太大了 , 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引起广泛围观 , 也使打脸来得又快又响亮;而套壳又套得太明显 , 甚至没有试图伪装多少 。

\n \n

在学术不端问题屡屡被爆上热搜 , 千夫所指的情况下 , 是什么给了他们勇气顶风作案 , 甚至用这么敷衍的方式来套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