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到家,最弱的LBS本地服务“老大”( 三 )

先来看看盈利问题 。 在发展早期的O2O补贴大战中 , 58到家的盈利情况显然是“看都不用看” , 但随着行业洗牌之后 , 其盈利压力仍然未见改善 , 这可能是悬在58到家头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在2018年发布的财报中 , 58到家披露了自己的财务状况 。 在整个2018年 , 公司实现了9.5亿元人民币的总营收 , 增速明显 。 但净亏损同时也高达14.23亿元人民币 , 同比扩大了99.8% 。

根据财报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 , 58到家之所以亏损的那么多 , 主要原因在高额的销售费用和人工成本 。 在2018年 , 58到家的销售费达到了11.26亿元 , 比全年总营收还高出不少 。 人工成本也超过5亿元人民币 , 是全年总营收的一半还多 。

基于此 , 58到家的商业模式让公司经营受到了巨大的质疑 , 甚至还招致沽空机构GMT的“炮轰” 。

再来看看行业竞争问题 。 尽管58到家在国内到家服务门类里的确做到了行业第一 , 但它在该细分领域的想象力却一直饱受质疑 。 两大主营业务中 , 家政到家服务市场面临着众多中小企业的瓜分 , 整合难度大 , 行业互联网化前景似乎从未得到证明;而同城货运业务又有像货拉拉等这样的更加专业的竞争对手直接竞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