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科幻的机载激光器,为何中道崩殂?( 二 )

这款系统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搜索导弹 , 在发现目标之后 , 通过三道低功率追踪激光来计算导弹的航向、速度、瞄准点以及当前大气扰动 , 再以主炮发射激光 , 持续3-5秒破坏导弹 。 由于受激光功率和作用时间影响 , 激光可能无法彻底烧毁导弹 , 但是只要将导弹外壳加以部分削弱 , 便可能破坏导弹的空气动力属性 , 甚至让导弹在内外压力作用下自行瓦解、坠毁 。 本系统采用的COIL激光器 共分成六个模组 每个重约3吨 。 开火时 五秒钟所发出的能量等于一个美国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量 。

在飞机上运载激光武器 , 摧毁导弹 ,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靠谱 。 不幸的是却受制于很多其他因素 。 首先激光武器本身的性能受到限制 。 项目原目标是能够摧毁600公里外的导弹 , 然而由于功率、瞄准和大气干扰等原因 , 实际上多数时候只能摧毁300公里外的目标 。 另外 , 该系统从设计上 , 瞄准的是上升段的导弹排出的强烈热讯号 , 很难拦截终端、下降段、飞行段的导弹 , 这样一来 , 有效发射时间可能只有导弹喷出射流的那短短8到12秒 , 勉强有两次射击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