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发展现状与对策( 二 )

1 发展薄壳山核桃和油用牡丹的意义

1.1 国内外发展概况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n.) K.Koch]又名长山核桃和美国山核桃 , 属于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的落叶高大乔木 。 自然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 19 世纪末引入我国 。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 , 也是优质用材树种和庭园绿化景观树种 。 薄壳山核桃坚果的果形较大 , 壳薄易剥 , 其出仁率高 , 果仁无涩味、味香独特、营养丰富 。 其果仁水分含量2. 1%—6. 4% , 蛋白质含量 6. 0%—11. 3% , 脂类含量 65. 9%—78. 0% , 总的可溶性糖是 3. 3%—5. 3% 。 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主导地位 , 是油脂的 90%以上 , 油 酸 52. 52%—74. 09% , 亚 麻 油 酸 17. 69%—37. 52% , 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和食用油加工原料 。

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的自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其东西 2 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 , 美国有薄壳山核桃商业果园面积约 20 万 hm 2 , 2001—2010年 , 每年的坚果产量在 7. 84 万—17. 57 万 t 之间 , 约占全世界产量的 80% , 产值 1. 65 亿—4. 336 亿美元 , 销售价格也是逐年提升 , 平均价格从 2001 年的2. 7 美元/kg增加到 2010 年的 9. 23 美元/kg  。 除美国外 , 世界上薄壳山核桃栽培较多的国家包括墨西哥、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以色列、日本等国 。 我国已有 22 个省(区、市)开展了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 , 发展较好且资源比较集中的是云南省和长江流域东部 , 现有树龄 30 a 以上的薄壳山核桃大树资源约 7 万株 , 多呈零星分布 。 同时 , 还从美国引进了‘马罕’、‘波尼’等数十个栽培品种 。 近几年来国内薄壳山核桃发展较快的地区包括浙江省的建德、新昌、金华、绍兴、富阳、安吉 , 云南省的大理;安徽省的滁州、合肥、阜阳;河南省的洛宁、郑州;江苏省的南京、金坛、溧水、句容、泗洪、常州等地 , 已形成局部产业规模 , 但总体上处于发展投产的初期 , 全国薄壳山核桃干果的总产量仅 200 t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