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在线教育,能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吗?( 五 )

疫情期间 , 不少直播平台也推出不少所谓的免费课 。 从宣传来看 , 不少线上教育平台为了吸引学生 , 往往也很喜欢打名人牌 , 这也是典型的互联网手法之一 。 比如 , 你能请到康震 , 我就请蒙曼 , 你请到了易中天 , 我就一定要请来余秋雨 。

不否认 ,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 , 平台宣传需要噱头 , 需要吸引眼球;也不否认 , 这些名人都是线下学校难以邀请到的大咖学者 。

但与此同时 , 仍然需要问的是 , 请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讲的课 , 又是否适合全网用户呢?除了一堆噱头看起来很吸引人 , 平台的教育特色到底是什么呢?平台到底从哪来 , 又想要往哪去呢?

再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 有部分平台推出的高三名师课程 , 对外号称直播时全国有上万人收看 。 但首先 , 中国各地的考试大纲不一样 , 试卷不一样 , 如何保证同样的一套直播课程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效果?以四川为例 , 即便成都和绵阳这样相隔仅百里的两个城市 , 其每个学校、每个班的教学模式都是千差万别 , 也正是这些细微的千差万别 , 往往才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其教育的灵魂与精髓所在;其次 , 以现实中的高三为例 , 一个老师对付两个班(按每个班50人计算)都已经疲于奔命 , 假如部分在线教育平台宣称的上万人收看直播 , 那么 , 老师在直播时 , 又如何能保证能照顾到每一位屏幕前的学习者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