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营销、百度霸榜,移动产业进入技术红利期?( 二 )

全业态竞争撬动移动产业格局

互联网的本质是经营流量 , 虽说近两年外界频繁质疑流量思维的狭隘 , 可直至现在 , 流量思维依旧是互联网新生势力崛起的根本 。 所以与其说流量思维已死 , 更确切的应该是经营流量的思维发生根本性变化 。 这主要源于流量日渐分割以及消退的流量红利 。

移动互联网时代 , 原本被聚拢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的流量池 , 被新兴内容形式分割的速度不断加快 , 从直播到短视频、从新闻客户端到信息流 , 互联网每次风口的更迭 , 都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 与之对应地 , 在流量运营上 , 单点制胜通常比全面攻击要有效得多 , 很长时间内 , 这导致互联网巨头效应很大程度上削弱 。

不过 , 如今随着流量红利消退带来的考验 , 互联网巨头的既有优势反而凸显 。 就像这次春节营销混战 , 当其从移动支付的用户拉新转变为各方流量巨头的交锋 , 也可以说是新旧势力流量战争的直接映射 。

2015年 , 微信支付通过捆绑春晚的“摇一摇”红包活动 , 用户规模迅速增长 , 并以此为契机改写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 。 此后三年 , 春节几乎成为阿里和腾讯的流量高地 , 但今年主角变为百度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 他们犹如当初分割互联网资讯、视频的流量池一般 , 将原本属于支付流量的聚集用户引导到自己的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