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文:“温州师爷”的使命和担当( 五 )
周德文说 , 自己之所以与这些温州企业家、与温州产生英雄相惜般的“化学反应” , 也是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契合 , “尽管我外在看起来是一个性子很平和的书生 , 但我与温州人一样都有着非常勤奋、非常敢拼的一面 。 ”
然而 , 在2008年前后 , 却又不少质疑声在温州的周围响起 。 那时候 ,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下 , 全球陷入了一场杀伤力巨大的金融危机 。 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 , 虽然不像一些欧美国家那般受到直接的影响 , 但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了一定的牵连 。 在中国民营经济中起着风向标般的作用的温州经济 , 逐渐显示出了出身“草根”的先天“劣根性” 。
有一些企业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 , 因为种种原因而缺乏持续的发展力 。 而在经济泡沫渐长的过程中 , “赚快钱”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 。 对钱格外敏感的温州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 成为炒客一族的引领者 。
当时的周德文感到危机扑面而来 , 为此 , 他向政府、社会、企业频频发出预警 。 而他让更担心的 , 是企业家精神的消减 , “对于民营经济而言 , 那种专注事业、永不言弃的企业家精神若是减弱了是非常可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