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写字机器人对教育的思考( 二 )

不过 , 把“写字机器人”当做解决方案 , 教师、家长甚至学生应该都觉得有些拧巴 。 教师布置抄写作业 , 本意是巩固知识点;家长则容易抱怨自己白花了一笔钱--教师为什么一定要留抄写若干遍的作业呢?

抄写本身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教学手段 。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抄写对于强化记忆、提升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在新课标中 , 许多科目都将抄写列为练习题目 。 但前提是 , 抄写需适度、适量 。 在教育实践中 , 罚抄十遍、百遍式的课后作业屡屡见诸报端 , 自然会引起家长们的吐槽 。

其实 , 教育学界的多名学者撰写过论文 , 证明抄写应在2-3遍为宜 。 在合理的范畴之内 , 抄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 但何以抄写十遍、百遍的家庭作业依然在中小学生中屡见不鲜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分数的追求 。 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 , 受课堂效率、课后学习时间、家庭教育及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 , 利用作业延长课后学习该科目的时间 , 执行起来最容易、可控 , 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学生该科目成绩 。

“写字机器人”的大热 , 折射出的是当前教育领域教师与家长角色错位的问题 。 有些教师把家长当成了家庭教师 , 通过家长“保姆式”陪同 , 采用机械化抄写的手段 , 将本应由自己完成的教育活动转嫁给家长 。 这样虽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 延长了学习时间 , 但本质上弊大于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