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需立法明确数据所有权( 二 )

此次两会期间,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对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存在法律缺位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焦点在于数据的权属及监管使用等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对新京报采访人员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无数公民无偿提供的数据,被极少数人在无形中控制,这很危险。现在急需要在立法上明确数据的权属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陈智敏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属于私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92亿,较2017年底提升3.8%。

“我们发展太快了,现在很多数据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对公民个人隐私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都会造成影响。”陈智敏表示,现在企业如微信、滴滴打车、外卖等用很小的一点便利,收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公民一开始不觉得,但后来所有的数据都被平台控制,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则将此形容为“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处于‘裸奔’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