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农货战事”( 三 )

因为这种可控性,拼多多商家,包括邮政店,可以通过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反过来看,由于存在这样的让利空间,拼多多平台的价格普遍很低,只有产地直发才能承受这样的价格。而拼多多现在在农产品上行领域在做的,就是将这样的可控性常态化。

到了仓储、配送环节,如何让娇贵的农产品快速、新鲜地送达?

拼多多的农货生意缘起于2015年。那时,尚未被合并的拼好货刚刚成立,因为主打农产品生意,拼好货建立起了高效的仓储、配送体系。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回忆,货卸下来、分解之后,马上被送进流水线,分装好就出去,“平均一个果子仓库里停留的时间可能就几个小时,仓库更像是一个流水车间。整个供应链条都很紧。”

拼好货当时做垂直电商的规模,已经比当下所有垂直类生鲜电商加起来都大。在与拼多多合并转为平台模式后,农货始终是平台的核心项目。这使得拼多多拥有深厚的农产品运营基础。

农货要卖给谁?

和传统电商的“人找货”模式不同,拼多多是“货找人”模式。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占比非常小。黄铮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主动搜索占比下降,这是拼多多遇到的蓝海。他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所以需要海量SKU来满足长尾需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推荐商品给消费者,SKU有限,但要满足结构性丰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