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IPO未满一年即大考?是评价标准得换了( 二 )

事实是,单纯以营销费用除以新增用户从而得到获客成本数字的方法是非常不专业的,这种算法的假设前提是所有营销费用都用在获客拉新上。如果按此计算,京东Q3的年度活跃买家负增长,会得出其获客成本无限大的结论。实际上,拼多多不论是品牌推广还是定向补贴促销,都是针对全平台的用户,这对当下的拼多多是至关重要的。拼多多的实际获客成本依然非常低,保持远低于业界同行的水平。

拼多多IPO未满一年即大考?是评价标准得换了

对于一家仅成立4年的公司,拼多多并不需要急于盈利,而是要增加自己的想象空间和竞争壁垒,还远没有到收割期。对投资人来说,拼多多最重要的关注指标是用户增长、交易额增长以及营收增长,而不是阶段性的费用增长。

涨跌互现之际重估拼多多的价值

成立三年即完成IPO让拼多多彻底走向大众视野,大量关注点聚焦在拼多多的“低价”产品上,很多报道有真有假,没有定论。

抛开这些报道,从拼多多短时间内积累知名度、交易额、用户规模等维度来看, 拼多多存在既是中国互联网创业的异类,更是电商领域的新黑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