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象限茅明睿:自然科学让人走得更快 人文科学让人走得正确( 三 )

我来自北京,在北京的街道业态中我隐约感觉足疗、美发店的比例特别高。于是我们用互联网地图上的兴趣点做了一下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北京生活业态中的足疗或者美发店的比例比上海高出了一倍。

是北京人更爱足疗和美发吗?等我们按照人均拥有率来计算后,却发现答案不是这样。北京城区152个街道办事处的千人拥有美容、美发和足疗网点数量的中位数是1.3个,上海也是1.3,它们是基本相似的。

那么,为什么街道上足疗、美发店的比例这么高呢?因为,北京的其他业态比上海要少,所以美容美发就显得多了。

在总业态中,北京的其他生活业态是偏少的。最典型的就是便利店和早餐店,北京各街道千人拥有便利店的中位数是0.2个,而上海外环内的标准是每千人1.16个。这就是为什么你在上海比北京更容易见到便利店的原因。同样,北京的早餐网点也少于其他城市,而且分布非常不均衡:北京早餐网点密度在东城区和朝阳区还比较高,而西边简直就是早餐的荒漠——因为北京西边有很多大院单位,这些大院单位都有食堂提供早餐却不提供足疗服务,所以它们的存在导致了街上早餐网点特别稀疏而显得足疗美发特别多。我常常开玩笑说,北京就是一个“做头捏脚饿肚子”的城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