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象限茅明睿:自然科学让人走得更快 人文科学让人走得正确( 四 )

【老城电表】

观察城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腿去走,用眼睛去看。我经常在北京走街串巷。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很多四合院都住满了人,变成了大杂院。我们怎么去了解一个杂院里有多少户人呢?最简单的做法是——数电表。在每个大杂院的门洞儿里都会装满电表,有时候一个几百平米的院子里会装20块、30块甚至40块电表。而在北京的南城,有些区域甚至连像样的四合院都没有,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特有的“电表牌楼”奇观,于是同样我们能够了解,在这些小街坊里到底住了多少户人和他们的大体居住状态。

【数内衣裤】

除了数电表,我们还会观察胡同里晾出来的内衣裤。通过内衣裤的数据推测出这一户或者这个区域里居民性别比、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甚至大概职业,把他们的生活大致还原出来。

【数狗屎】

不止这个,更奇葩的还有数狗屎。我们常常在社区里记录街道上的狗屎。这是北京的鸭子桥社区——也是我公司所在地,我们根据路上的狗屎分布,做了一个狗屎扫雷地图。数狗屎干什么用?由于我们并不能做到24小时在社区里观察居民的生活,那么他们留下的生活痕迹就是我们理解社区生活的一种渠道。通过数同一个区域每条街道的狗屎,我们可以评估出一条街道的可步行性。通常来说,狗屎越多的道路说明遛狗的人越喜欢走,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道路的可步行性;而狗屎分布的集聚特征在有些时候也能够反映出社区公共生活的交往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