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坐歌堂 千年的哭嫁艺术( 三 )

时悲时喜 一部无尽的回旋曲

“坐歌堂”是整个歌唱性的婚嫁仪式程序的总称。

“开声”由新娘单独哭唱。先哭唱爹妈,接着哭唱兄嫂姐妹等亲人。内容为颂爹妈、诉别情,寄热望表祝愿等。唱词有传统程式性的,也有即兴式的。“陪耍”众家姐妹围坐在一起,陪着新娘一道哭唱、歌唱,其内容为忆往昔、痛别离、相祝福等,时独时和,时悲时喜。所唱曲调均是由《哭嫁歌》开头,接引出新的曲调后,又回到《哭嫁歌》,继而再引出另一新曲。按此进行下去,犹如一部无尽的回旋曲。

“坐歌堂”在新娘离开娘家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主家要举办“坐歌堂”。当晚歌声不断,实际上是个盛大的民间音乐会。主要表现形式有:

“请新姐”:参加坐歌堂的姐妹,一人举着银灯,余者随之,一同唱起《请新姐》:“(领)手提银灯(风打雨点吹),(齐)众位姊妹随,(领)新房来哟,(齐)海棠花儿落,请姐出绣阁(哟)”。

“起歌头”:新娘与众姐妹一一入座后,一人唱起了《排头歌》:“众家姐妹才学广,有请大姐把歌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