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轨道交通高职教育发展的“引领者”( 六 )

高质量发展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国际化办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中,师资是关键。通过学院培、大学培、国外培、项目培、企业培、小语种师资储备等“五培一储”模式,大力开展国际师资培养工作。机制是保障。学院专门成立继续教育与国际学院,既将国际工作高效集中管理,又发挥培训项目运作能力;同时,将国际教育纳入职称评聘、薪酬发放、专业负责人选拔等工作,综合促进教师向国际化转型。文化是纽带。在国际培训项目中增加了毛笔书法、武术太极拳、剪纸、茶艺等“国粹”模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吹响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号角。学院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着力在三个方面寻求产教融合更大突破。学院将对接株洲中国动力谷,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打造区域发展的专家智库、技术洼地和人才高地,在满足扩招的同时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深化产学研,与相关企业、大学合作建设以“科技项目培育、成果转化、高新技术成长”为主题的“湖南科技创新研究院”;凭借区位产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争取有关部委支持,邀请部分轨道交通高职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轨道交通国际合作联盟,使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走向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