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 应重视居民利益( 四 )

这里我们只提了很少的指标,为什么不多提一些考核指标?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是考核指标太多,指标之间可能有冲突。当你激励一个代理人同时去做很多事的时候,你的激励机制非常难设计。因为你要考虑到平衡,而这个平衡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所以如果考核指标太多,指标之间会产生冲突,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感觉负担太重,无所适从。二是还会带来数据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因为考核太多指标,地方政府整天都在搞数字,它的质量就不那么可靠了。

强调对居民消费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考核,以及重视居民的公共服务的主观感受,会不会影响对生产者的支持,甚至造成对生产者的剥夺,比如向企业收税来让居民消费?我认为,剥夺企业来支持居民是短期行为,要想得到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有生产的增长才能保障。另外,要强调居民的主观感受,也不能完全忽视企业的感受。再就是地区之间有竞争,如果你不善待企业,企业会用脚投票,我们可以用这些机制来保障企业得到充分的支持。

四是要鼓励地方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创新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参与者。不仅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来决定怎么做,地方的实践和经验也是我们找到创新途径的最好方法。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们需要地方政府做不同的事,需要提供适当的激励体系。我提出了应该重视的一些指标,但不希望包含太多的考核指标,同时也分析了不同的担忧,在这些指标中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反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