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用“历史”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曹大浩正在阅读中文文献。

曹大浩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一名硕士生。如今,他已经能用发音标准、语句流畅的中文和朋友们交流,也能在课堂上分析深奥难解的中文历史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很难相信,这距离他系统地学习中文还不到1年。

“一定要到中国学习”

采访中,曹大浩风趣地和笔者自我介绍说:“我是一名英俊潇洒、热爱中国的韩国人。”26岁的曹大浩带着儒雅稳重的书卷味,也有时光没有洗去的少年朝气。他开玩笑说:“我好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中国了。”

曹大浩喜欢中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在我小的时候,舅舅就来中国工作了。他每年春节回家,都会和我说:‘大浩,你以后一定要去中国学习’。”舅舅告诉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是很优秀的学校。这些话如同一颗种子,在曹大浩的心里扎下了根,也让他想去探寻为什么舅舅会鼓励自己到中国留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