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二 )

“到中国留学后,我才理解了舅舅的用意。”曹大浩说,“中国地域辽阔,同学们来自不同地方,他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各有特色。这种对差异的包容和利于开阔视野的环境,给了我很多启发。”

母亲对曹大浩的培养,更加坚定了他来中国留学的心愿。曹大浩回忆说:“母亲让我读有关中国历史的书。”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因为对中韩两国历史的了解与热爱,曹大浩找到了一扇推动中韩文化往来的大门。他想到中国留学,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搭建一座中韩文化交流之桥。

“学习是一种日常”

认识曹大浩的朋友,没有不夸他中文好的。他的同学王赫告诉笔者:“曹大浩每次发言前,都会提前用汉语拟一个提纲。发言时,遇到拿捏不准的词汇,他会尝试替换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那时候他来中国还不到半年,上课交流就基本没有困难了,特别棒。”

面对大家的夸奖,曹大浩带着调皮的语气说:“我觉得我是所有在华韩国人里,中文学得最快的。”当问及是不是有学语言的天赋,他摇摇头说:“这是用加倍的努力换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