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村孩子上职业规划课,在辛苦的城市想象未来( 四 )

汪冰最强调“我是谁”。当农村孩子的视野受限,随之而来的是想象力的受限,能想象到的最好职业可能就是出去打工多赚点。如果有一点狂野的职业理想,比如想当导演,爸妈也可能泼一盆冷水,“我们家没有这基因,没有这圈子,别做梦了”。

想象力受限,一方面限制职业类型,另一方面限制自我认知,而后者更为严重。当村里的小伙伴都跟你说,你生在山沟沟里,就应该怎样生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有了上限——“那样的生活,我没有资格”。

“自我价值感低,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也就不会花时间去探索自己的优势资源。自我认知将限制自己的一生。”汪冰说。

要强调的是,乡村和城市并不对立,“城市职旅”给孩子们呈现的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城市生活:在酒店,需要有人铺床迎宾;在餐厅,凌晨3点半就要去批发市场买菜。高楼大厦是城市,弄堂棚户也是城市;一群人工作的结束,是另一群人工作的开始。

龙小慧,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凤凰民族二中的初三学生,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在外务工,大哥初中辍学,二哥念到高二也出去打工了。城市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美好,“真的好辛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