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干掉”三星,柔性屏的中国机会来了( 四 )

“国内显示厂商在开发OLED技术的初期,不少有OLED屏需求的下游终端厂商被三星‘掐着脖子’。”孙政民回忆到,2010年,Android智能手机市场的中国台湾厂商HTC,发布的DesireG7就采用了三星的AMOLED屏幕,可正当销售气势如虹时,“眼红”的三星竟突然终止了与HTC的合约,停止屏幕供货。

如此一来,让HTC措手不及,不仅横遭消费者诟病,还给手机产量和销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HTC董事长兼CEO王雪红在那之后的接受采访仍就对此历历在目。

三星在OLED面板供给端形成垄断的同时,它也有“无奈”。孙政民告诉采访人员,仅靠三星一家难以支撑众多手机厂商对OLED屏幕的需求,除却三星有意断供的情况,更切合实际的是,市场上也亟需其他面板厂商能实现技术突围,带动OLED面板产能的扩大。

然而,OLED面板显示是一种高投资、高风险的产品,孙政民直言,“一般的厂商不敢贸然进入”,但一直追随日韩技术发展起来的中国显示企业们,抓住契机大举投资建线,拉响了中国OLED面板加速量产的号角。

京东方6代柔性AMOLED产线的量产突破了三星在OLED产业上的垄断。“台湾搞了好多年都没成,我们大陆先成功了。”孙政民甚至向程章林发出“多来大陆交流”的邀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