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干掉”三星,柔性屏的中国机会来了( 六 )

而此前在大型显示面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华星光电,在柔性产线建设方面有着不同的逻辑——按照尺寸规划生产基地。

全程参与华星光电在柔性显示技术攻坚的,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产品开发处总监孙亮告诉采访人员,2017年9月华星光电建成中国第一条G4.5柔性OLED的中试线后,又基于武汉光谷的基础设施和产线需求的匹配度,投资350亿元建设了第6代柔性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4项目)。“t4项目的月产能在4.5万大片玻璃基板,满产产能相当于每年可生产116万平方米手机面板。”孙亮介绍,这是国内第一条主攻折叠显示屏的6代柔性产线。此外,华星光电还在规划投资超400亿新增柔性产线建设。

一条OLED产线的建设动辄投资数百亿,在这样的投资推动下,新产能形成,而在规模竞争中,一些无法支撑的企业倒闭。孙政民强调,“OLED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落地

风尘仆仆从成都柔性产线调研回来的张宇,谈及当下京东方的任务,“目前主要是在冲量。”他告诉采访人员,在三星、华为相继释放了折叠屏手机量产的讯号后,更多客户对柔性屏加大了需求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