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干掉”三星,柔性屏的中国机会来了( 八 )

中国OLED产线的良率和产能规模,一直被认为与三星间存在较大差距。但张宇给出了一组数据,目前京东方的产品良率已能稳定保持在70%以上,当然,他坦陈,“这也从起初的20%走过了一个艰难爬坡的过程”。

事实上,在进行屏幕产线良率和产能提升的过程中,屏幕的变化带来了整个产业上下游的新一轮整合。

张宇告诉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说,一直以来,中国在装备产业和材料产业上较为薄弱,这让下游的显示面板企业大比例依靠进口设备或材料,从而让现下的柔性屏供给侧定价趋高。

在张宇看来,当前除却要求显示面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外,产业上下游还应该协同推动技术的迭代,“让产品更具性价比”。

正如邓青云所希望的,“中国能把AMOLED做得非常便宜,就像光伏行业一样。”不过他预计,“这可能需要五到十年。”

瞩目产业化发展的大目标,孙政民也按捺不住期待,中国显示集群不仅打破了三星在OLED技术及规模量产上的壁垒,照此态势发展下去,“不出5年,大有领先全球的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