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宏观·赵伟 | 财政缺口,如何弥补?( 六 )

长江宏观·赵伟 | 财政缺口,如何弥补?

截至去年底,我国财政结转结余资金规模,接近1万亿元;启用结转结余资金,有助于弥补财政缺口。2011年之前,我国财政收支多表现为净结余,财政“蓄水池”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后,伴随财政支出加速扩张,一般财政“赤字”情况较为常见,但通过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其他预算内资金的调入,财政结余资金规模总体较为稳定。截至2018年底,我国财政结转结余,尚有余额9838亿元;通过进一步启用“蓄水池”资金,仍有进一步支持财政发力的空间。

长江宏观·赵伟 | 财政缺口,如何弥补?

长江宏观·赵伟 | 财政缺口,如何弥补?

当前,国企上缴利润比例总体偏低,对国企存量资产利用不足;通过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加大国企混改力度等,可以有效扩展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进而支持补充财政收支缺口。当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收支规模总体较低,占预算内财政比重不足1%,且收入中,超过70%来源于国企盈利上缴,结构较为单一。事实上,近年来国企盈利增长较快,表现明显好于民营企业等,2018年国企盈利总额超过3.3万亿元,但多数国企上缴利润比例偏低(平均不足10%)。通过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可以有效扩展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进而支持补充财政收支缺口。同时,当前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结构中,产权转让和股利股息收入占比仅为10%左右,通过加大混改力度、盘活存量资产(截至2018年底,国企资产总额超过178万亿元),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开源”效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