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上建“天桥” 4万吨连廊“躺”在250米高空( 三 )

要完成如此“重量级”且“精细化”的工程,项目方也经过了多次论证以及“演习”。其中演习的方式,主要是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让建筑施工图纸在电脑里“立体”和直观起来。连廊整体提升前,项目部就利用三维扫描+BIM技术,采集实体结构的点云数据并进行虚拟预提升,保障提升过程中的精度和实施顺利。

在整个“上升”中,共有102根以百米计数的钢绞线吊起“骨架”。如何保证每个吊点的“同步性”,使其保持平衡且稳当地从塔楼间上升?除了提升系统自带的行程位移传感器能够将各个点实时“行走”和“状态”数据传到后台电脑里,项目施工团队还运用到一些常规的测量手段。

“我们在塔楼里设置全站仪,定时观测提升段各点的标高。同时在地面安装多个激光测距仪,在一致的基础高度下,通过激光测距数据,了解物体平衡状态。”刘军解释道。

幕墙安装难

每次“穿衣”50吨超过一个标准篮球场面积

要想连廊有“高颜值”,还得为它穿上“外衣”,即安装幕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