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五 )

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的娄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采访人员,心理辅导服务机构还设立了“同伴支持互助计划”,从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也参与到心理辅导团队中,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娄琦就是“同伴支持互助计划”里的一名志愿者。成为志愿者之前,她经历了长达一个学期的培训,每个星期要花两个下午的时间,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集体培训。培训是互动式的,主要是通过情境模拟训练来让志愿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情绪,掌握沟通的技巧。“比如说我们需要了解,在特定的情况下,一般人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我们要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如何向对方提问,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和姿态进行沟通和交流等”。

娄琦说,其实学校并不希望作为志愿者的学生们承担太多责任,志愿者起到的更多是桥梁的作用,将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连接起来。与其他志愿者一样,她每星期在一个小教室里“坐班”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坐班”的时间和地点会通过邮件发送给所有的学生。“如果有同学需要心理帮助,就可以直接来这个教室找我,当然他们也可以直接去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找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