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六 )

娄琦已经在“同伴支持互助计划”里服务了两个学期,这期间她发现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务老师提供的信息以及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的情况,她会获悉某位同学可能在情绪上出现了状况,然后主动给对方发邮件,约聊天。“这里的每个同学学业压力都很大,这是大环境造成的。当课业压力过大时,或者说,当发现现实和预期有一定差距时,有的人就有可能产生逃避心理,变得情绪低落,不愿意社交,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爱和肯定,因为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地方,缺乏关爱和肯定就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所以在交流中我也会尽量地去鼓励和肯定对方”。

娄琦帮助过两个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她会主动地去接触对方,时不时地询问一下对方的近况,默默地给对方一些暗示和引导,帮助对方疏导压力。“当他们愿意跟你聊天的时候,一定是他们状态还不错的时候,这时就一定要把握机会多跟他们聊聊,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肯定。当我们发现病情比较严重,无法处理的时候,就要反映给专业的心理老师”。

文化和语言问题导致中国留学生难以得到相应的心理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