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姨夫时代谢幕:扭转索尼的中兴之主( 二 )

在索尼的35年时光,平井一夫先后效力索尼音乐娱乐SME、索尼电脑娱乐SCE、网络产品等部门,凭借着执掌PlayStation业务交出的强劲业绩,平井一夫在2009年进入索尼核心管理层,最终在2012年接替美国人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索尼第一位外籍社长兼会长)出任索尼CEO职位,成为索尼最为年轻的掌门人,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顶峰。算起来,平井一夫是索尼第七位会长(董事长),第十位社长(CEO) 。

然而,平井一夫接手的索尼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没落帝国。创办于1946年的索尼经历了盛田昭夫的创业崛起时期,大贺典雄的优雅美学时期,出井伸之的数字梦想时代,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数字随身听、液晶电视等一连串技术趋势预判错误,再加上全球经济衰退,索尼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持续下滑。

在斯金格时代的改革重组之后,索尼一度出现业绩中兴,但又遭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从而再次陷入亏损困境。在平井一夫接任索尼CEO之前,索尼已经连续四年亏损,2011财年更是亏损4566亿日元(约合57亿美元)。“索尼破产”这个知名网络谣言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流传的。

比巨额亏损更为糟糕的是,当时的索尼已经失去了原先的品牌魅力和行业地位,在诸多硬件领域都失去了原先的领先优势。曾经的索尼,是连乔布斯都迷恋和效仿的工业设计美学王者,是影音行业制定行业规则和技术规格的市场霸主。录像带、CD、随身听、软盘、摄影机、蓝光、DVD、锂电池,这些都是索尼给世界带来和制定的技术标准。一张CD直径12厘米,就是大贺典雄为了录制74分钟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而制定的规格。但现在,这些颠覆性产品都已经是过去时,索尼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的没落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