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刺绣:一个侗族家庭的百年执着( 四 )

清花绣坊里,摆放着传统的织机、染缸、剪纸、绣片、服饰、花鞋等等,都是从老家同乐乡一带收来的。侗族人的织染绣颇为独特,共同组成侗族的服饰工艺,她们在一年四季里,不断为服饰、为审美而劳作和忙碌,在若干年前,种棉花、纺线、织布、染色、刺绣,都得家庭自己完成。而在三江这个地方,侗族的刺绣尤为出众。

从绣坊里的老物件可以看出,三江的侗族刺绣往往是先绣一个方块、圆片、三角或长布条,然后再缝在一块更大的布料上,组成元素丰富的图案。这些图案用来装饰女子上衣的对襟、衣衩、衣袖、腰带、胸兜、裤脚,以及绣花鞋、给婴儿的背盖,等等。

因为侗绣中藏着作为底稿的剪纸,所以会让图案有些凸显,增加了一种立体感。但也正因此,刺绣的服饰就不经洗,一旦洗的话,里面的剪纸底稿就会烂掉。因为侗族刺绣使用的是丝线,讲究平整,所以刺绣成品的表面看起来,会有哑光的光泽。

同乐乡距离县城比较远,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三江,要再去乡下并不容易。有了这个绣坊之后,游客便可以直接来到这里参观了。而除了作为一个展览和销售的地方,覃桂珍也在着力将这个绣坊变成人们学习体验侗绣的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