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年报丨潘军的遗憾:错失最好扩张时机 要重回主流行列( 五 )

到了2015年,花样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1.64亿元,同比增长11.7%。轻资产收入同比飙升107.9%,所占比重由2014年的10%上升至20%。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12.72亿元,同比增长10.4%,完成了110亿元全年销售目标。

到了2016年,花样年实现合同销售额122.1亿元,同比增长8.3%。2017年中报显示其轻资产收入占比超过40%,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盈利增长点之一。

至于为什么转型轻资产,潘军表示,“2012年至2015年,国家进行房地产调控,市场在调整,我们也在控制规模,也因为一些债务存在等等。在这4年,我们都是在以去房地产化为方向。”

花样年的轻资产业务主要包括物业管理、酒店、文旅、金融、养老和教育等多个板块,尽管轻资产收入有所增加,但整体规模偏小,这几年始终销售额始终徘徊在百亿元上下,更是远远落后于行业平均35%的水平。

融创在这两年则分别实现了销售额682.1亿元、营收230.1亿元与1553亿元销售额、353.4亿元营收。

停滞不前的规模也开始触动已有的战略。2017年年初,花样年提出第二次业务转型,重新加码房地产业务,实现轻重并举。在2017年的一次投资者大会上,潘军用一个词概括了花样年未来重回主流房企的打法:“一鸡多吃”,即利用现有平台最大限度地开发已有项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