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路风:中国大飞机决策回溯( 七 )

赵忆宁: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反对者是航空工业集团?

路风:可能是与运-10的渊源有关。我作为晚辈也困惑过,运-10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大成就,为什么却总遭到航空工业界的贬低。运-10是在“文革”特殊的条件下的上海干成的,所以那时就有人把运-10说成是“四人帮”干的。这个论据很荒唐,虽然当时上海的确是被“四人帮”把持,但知晓中国决策机制的人士都会知道,他们并没有上这个重大项目的决策权。实际上,上运-10项目并且放在上海是毛泽东主席提议的。

1968年12月,中国仿照苏联的轰-6首飞成功后(当时轰-6是中国最大的飞机),周恩来总理问三机部(航空工业部的前身)负责人,“能不能在轰-6基础上设计一种喷气式客机?”当时领导人出访乘坐的都是外国飞机,而且人家不卖给我们,比如美国的波音飞机。三机部的回答是做不了。这才有后来1970年7月毛泽东视察上海时说:“上海工业基础这么好,可以造飞机嘛。”这等于是给上海下达的命令。于是同年8月份,中央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国家计委批准了空军航空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这就是“708”工程,即大型客机运-10。运-10就这样上马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