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变“神经” 大地能感知(深聚焦·科技创新,高校在行动③)( 二 )

这一“大地感知神经”,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

光纤“神经”

感知大地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

据施斌介绍,地质灾害和各类岩土工程具有规模大、影响因素复杂、隐蔽性强、跨越区域多、环境恶劣、实时性监测要求高、监测周期长等特点。地质工程监测是防治地质灾害、确保地质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但传统的点式、电测类监测技术和手段还难以满足防灾减灾需求,也给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治带来巨大的挑战。

过去20年间,施斌团队在地质与岩土工程多场多参量分布式传感介质、长距离解调设备、监测方法与系统集成、地质工程灾害机理和理论判据等方面取得了10余个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突破:创制了30余种地质体多场传感光缆,研制出了米级量程的大变形场和厘米级空间分辨率的温度场传感光缆、可加热的水分场监测复合传感光缆等,为地质工程监测打造了坚韧而敏感的“神经”;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化的分布式光纤应变单端解调设备,为地质工程光纤监测提供了精准而智能的“大脑”;创建了边坡、地面沉降、桩基、隧道等多场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为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光纤监测形成了强健而高效的“身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