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变“神经” 大地能感知(深聚焦·科技创新,高校在行动③)( 三 )

“将光纤变成连接人类与大地之间的‘神经’,我们就能够感知大地、减轻各类地质与岩土工程灾害。如何给脆弱的裸纤‘穿好衣服’,成为坚韧、敏感和多量程的感测‘神经’,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施斌说。20年来,团队完成了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硬件设备—系统集成—成果转化—工程应用的全过程创新,形成了新的技术产业链,开创了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新的技术领域,使地质工程监测技术从点式走向分布式,从电测时代走向了光感时代。

突破技术封锁

形成自主产权

1998年,施斌从美国访学归国。这一年恰逢长江特大洪水,他与一个日本专家团对长江堤防进行沿途考察。当来到最危险的荆江大堤考察时,了解到几百号人手牵手在农田里寻找管涌灾害点,施斌心情十分沉重:快21世纪了,可灾点搜寻还在依靠人海战术这种十分落后的方式,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

施斌从考察团里了解到,国际上正在探索研发一种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能够长距离、分布式监测被测物的形变和温度等物理指标,可用于长距离线性工程的监测。

推荐阅读